媒体关注
《民族画报》第12期蒙古文版报道我校与辽宁省民宗委、辽宁省八个民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活动,报道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刘秋感人事迹

《民族画报》2023年第12期蒙古文版第42-43页,刊发报道了学校与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辽宁省八个民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为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昂扬奋斗的精神风貌。


本期第44-45页,以《刘秋,梦想的播种者》为题,报道了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秋以学术授业解惑,以人格言传身教,以一颗真心将所学所研、所悟所得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深得各族学生喜爱,成为学生成才领路人的感人事迹。



大连民族大学与辽宁省民宗委、辽宁省八个民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田芮溪 


2023年11月23日,大连民族大学与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辽宁省八个民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民委教育司一级巡视员李学锋,辽宁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智明,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赵瑞,大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铸,党委副书记、校长丁克毅,辽宁省八个民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协议立足辽宁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大连民族大学实际,紧密依托大连民族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建立“府校地”全面合作机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签约仪式结束后,辽宁省民宗委和辽宁省八个民族自治县分别与学校相关部门和对应主体学院进行了座谈,就下一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学校党委常委、校领导,全体处级领导干部,学校师生代表参加签约仪式。


5F798


刘秋,梦想的播种者

郭雨沫 杜曼 


师泽如山,微以致远;教泽流芳,桃李争妍。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秋以学术授业解惑,以人格言传身教,以辛勤耕耘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以一颗真心,将所学所研、所悟所得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得各族学生喜爱,成为学生成才的领路人。


刘秋主讲的《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刘秋传授学生掌握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具备相关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民族特色发酵食品,培养学生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发酵食品的意识。


作为一名光荣的教育者,刘秋常常思索教育的本质。“教育者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扩展思维眼界,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教育本就是人性的光辉。”刘秋说。


刘秋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和资料对比来独立设计项目方案,估算预期结果,掌握材料方法,增长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为了让学生融入到现有的实验室,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培养技能,把课堂上讲述有关微生物的各种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过程中,刘秋将办公室搬到实验室一角,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难题。


刘秋是脚踏实地的奉献者,也是兢兢业业的耕耘者。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应用。为了获取海洋微生物资源,她和团队成员在清晨五点钟登上一艘雇佣的二三十米长的帆船,将非常重的采样器投进海里,让采样器的抓头如八爪鱼的触手一样张开,采取海底淤泥。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微生物背后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只因海底微生物对以化工厂污水为主的污染物降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分析海洋微生物资源数据,刘秋耗费了大量心血。她夜以继日地带领团队调查研究,反复实验,核对数据,高强度高效率分析模型,誓要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团队众人无数个想法一次次冒出又一次次被推翻,在冷板凳上潜心攻关难题,在实验室和教研一线领略科研魅力。历经繁冗的验算,最终得出理想的答案,在海洋微生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刘秋在教育的路上用真心、爱心、耐心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她说她将继续鞭策自己、提升自己,做“四有”好老师,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