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大连日报】大连民族大学打造“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工程:每位教职员工都在上思政课 校园就是大思政课堂

田芮溪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


“三峡大坝创造了太多世界之最,但建设过程也十分艰辛,一代代中国水利人前仆后继,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自主创新,创造了中国人自己的技术。”近日,在大连民族大学《工程地质》课上,该校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高凌霞的讲解,引发了同学们内心的震撼。


高凌霞在讲专业课时,常常将产业自信、行业担当有声有色地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人生发展、人类未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主人翁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课堂气氛比之前更好了,学生们更加专注,听得津津有味。”高凌霞说。


是专业课,也是思政课。在大连民族大学,还有很多像高凌霞这样的老师,结合专业实际,积极探索思政融入理工专业课程的路径和技巧,用实招化解理工专业硬核课程思政德育元素挖掘不足、课程设计形式单一等问题,力争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课程体验。


“每名老师都是思政老师,每门课都是思政课,每名老师都在上思政课,校园就是大思政课堂。”这是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以高站位、宽视野打造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工程。学校相继制定并推行了《大连民族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设立课程思政创新工作室,逐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有效推动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目前,学校已培育百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打造百门育人成效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和百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思想信念和价值信念的塑造引领是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大连民族大学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中,每一个教职员工,每一门课程,校园的每一个场所,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做过5个班级班导师的齐淑华,不论白天晚上,义务为学生答疑解惑,不仅有问必答,还要答得好、让学生满意。进寝室与学生聊天、到课堂听课、指导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齐淑华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为印证这句话一直在努力。”


公寓管理中心总经理刘玉叶,不仅在校生熟悉和喜爱,离校多年的毕业生,依然难忘这位陪伴他们一起走过大学四年时光的“刘妈妈”。刘玉叶自豪地说:“我是一名不上讲台的‘老师’,学生公寓就是我的课堂。”


在学生食堂收餐具的杨忠孝,工作再忙碌也不忘对光盘的同学竖起大拇指点赞。“我家世代农民,我常常和同学们说,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党和国家,同时也不能忘本啊,是土地养育了我们,是农民的翻土犁地保证了大家的一日三餐,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课堂内外,学生公寓、食堂餐厅……“大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正润物无声地浸润在大连民族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言行,深植于每一名学生心中。



原文链接:http://szb.dlxww.com/epaper/dlrb/pc/layout/202306/20/node_A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