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民族》杂志报道我校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作


民大新闻网讯日前,《中国民族》2019年第8期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连民族大学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侧记》为题,报道了我校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作。

附:《中国民族》(2019年第8期)

http://www.56-china.com.cn/show-case-2770.html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大连民族大学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侧记

江凌 李素梅 李舒婷

大连民族大学(以下简称大连民大)为国家民委直属高校,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自建校以来,大连民大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遵循普通高等教育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确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各民族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总目标。学校56个民族齐聚,80%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各民族师生在这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服务国家战略、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及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针对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搭建科研团队,实施技术集成创新与开发,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学校的科技服务工作已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贵州、重庆、广西、江西、山东、云南、海南、河南共14个省区市的36个地市61个县区,并将重点聚焦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兴边富民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东北振兴战略等。在江西乐安县、内蒙古巴林右旗、广西德保县、黑龙江同江县等国家民委对口帮扶地区,大连民大也都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基于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与民族地区的需求,围绕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规划与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文化数字保护、经济与旅游管理、地方工业发展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一个民族高校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挂职博士团”为铜仁提供“第一生产力”

在贵州省铜仁市,大连民大聚焦科技助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从2012年开始,学校对铜仁市陆续开展扶贫攻坚,重点突出油茶选育、食用菌扩繁、民族建筑保护、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等各项科技服务工作。

2013年12月,时任大连民大党委书记的黎树斌到铜仁市玉屏县调研时,县里提出,希望学校帮助当地解决油茶含油量低和产量低等难题。2014年4月9日,大连民大派阮成江教授带领专家团队来到玉屏侗族自治县。2015年3月,学校正式成立铜仁研究院,组建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并针对当地相关需求,组织教师开展农林科技、大数据应用、中药现代化、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方向的项目研究。

环境与资源学院阮成江团队以“挂职博士团”模式连续6年聚焦油茶产业发展,致力于玉屏县油茶良种选育、高产营林模式研究,成功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发明专利3项,将每亩油茶经济效益提高了2250元,每年产值增加1.5亿元以上。

“我们刚来时,这片土地仍很贫瘠,树龄不断老化,产量越来越低,老百姓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20多万亩古油茶树资源,却结不了果、换不了钱。”阮成江回忆道。

经过调查,团队发现了造成油茶低产低效的主因,并通过收集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油茶种质,对当地油茶种质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最终从上百个品种中筛选出24个适合在玉屏等武陵山片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抗炭疽病的油茶优良品种,并培育了种仁含油率均在60%以上的3个油茶新品种。

“经过我们选育的油茶优良品种栽种后,3年结果、5年进入初产期、7年进入盛产期、七八十年的丰产期,年年结果、产量高、产油高,亩产茶油能达到50公斤。”团队成员李贺介绍说。

6年来,阮成江和他的团队每年在大连和玉屏间往返10多次,先后有200多人次深入当地进行科技攻关。如今,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县里实施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及“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油茶优良品种和研发的丰产营林技术在铜仁市的玉屏、思南和碧江等县被广泛采用。那些本来已经枯竭的老树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在外务工的青壮劳力看到老油茶林产生了效益,都纷纷回来参与主动承包或管护油茶林的工作。2017年,玉屏县油茶林总面积已达20.7万亩,带动贫困户3425户11268人。茶农户均增收917元。2018年,新造油茶林2810亩,带动贫困户62户172人。

“近期,学校将与铜仁市政府签订油茶产业发展10年协议,助力铜仁的油茶产业做大做强,油茶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0万亩。”阮成江说。

专家团队送来“致富经”

2014年,由大连民大驻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联络员牵线,20多位食用菌种植农户来到学校接受技术培训,刘蓉就是其中之一。培训主讲人是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吕国忠教授。

由于没有掌握种植技术,刘蓉的平菇种植一直不温不火。但自从进了吕国忠的科研团队,她的食用菌种植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收入增加了很多。

除了课堂上的理论传授,老师还把学员请到实验室,通过观察实验,让他们感受食用菌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学校还联系了大连周边的食用菌种植公司,让学员们实地观摩新的种植技术带来的高产量、高收益。

为了帮助当地解决技术难题,吕国忠还和团队成员们一起来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不论是种植食用菌的散户,还是产业化发展的大公司、大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受益良多。当地很多农户都知道了大连民大有一个食用菌种植专家。吕国忠每一次去,农户们都放下手头的活儿,赶去听他的技术讲座。更多的时候,吕国忠还是会选择到农户的种植大棚里进行现场指导。

“只有‘因地制宜’地支招,才能更见成效。”吕国忠说。

“大连民大的专家们每次来,我们都想把他们请到自家大棚里看看,但更想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坐坐,吃上一口热乎饭。”木耳种植户刘元义说,“我们就是想感谢给我们带来致富经的专家团队。”

吴屯杨、文冠果扎根新疆

吴屯杨是一种抗逆速生杨树新品种,由大连民大环境与资源学院姜国斌教授研究团队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获得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如今,吴屯杨已在新疆、内蒙古、宁夏、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区市进行示范或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麦盖提县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是全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生态环境脆弱,沙尘灾害频发,年均沙尘天气达80余天,老百姓深受风灾沙尘之苦。

2011年,环境与资源学院生物技术系的金华博士第一次来到沙漠,和老乡们一起种植了6000棵吴屯杨。

“新疆南疆气候干旱,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而农田防护林是南疆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吴屯杨抗逆性杨树品种在南疆的引种,将改变南疆地区单一新疆杨树种现状,发挥吴屯杨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和干形材质兼优、防风作用强的特性,从而优化防护林体系结构,提高南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效果。”金华说。

2015年,在因车祸膝盖二度损伤的情况下,金华仍然两次前往南疆观测吴屯杨的生长状况。2016年,吴屯杨已成功在新疆推广,成为边疆的一道道防护林。据吕国忠教授介绍,目前已有20余万株吴屯杨在新疆扎根。

如果说吴屯杨是树中的“伟丈夫”,那么文冠果就是树中的“好女子”。它树姿婀娜、叶型优美、花色瑰丽,耐干旱、耐贫瘠、抗风沙,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区均能生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

2014年,大连民大与新疆中环油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合作协议》。校企双方以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绿色能源合作项目为合作平台,以新疆环塔百万亩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的科研需求为合作目标,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原料生产的专家平台,进行文冠果优良品种选育和丰产林营造技术研究及产业示范。签字仪式上,深圳中环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裁李铁说:“近年来,姜国斌教授、金华副教授等教师组成的团队在新疆吴屯杨等项目中做了大量工作,与当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当地反响良好。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即是有关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

为了能让文冠果在新疆发挥作用,阮成江、金华等专家从新疆、内蒙古和东北等地调查收集不同产量、不同含油量、不同植物学性状的种质300份进行调查观测,同时还收集了其他地区不同种质,在选育、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2015年,麦盖提县文冠果能源林建设基地已建成文冠果能源林12.2万亩。

今年,阮成江教授的高抗稳产文冠果优选技术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2019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文冠果不仅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扎根结果,还将为更多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新的模式。

生态保护改善草原环境

鲍雅静是大连民大环境与资源学院植物生态学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致力于民族地区草原退化机制及草原保护研究。今年3月,她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光荣称号。

辽蒙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更是遏制草地沙化转移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进行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退化草原生态恢复技术的相关研究,近年来,鲍雅静将大部分暑假时间都用在了这里。此外,她的团队足迹还遍布内蒙古、新疆、贵州等地,帮助数十个城市和地区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5年,由鲍雅静带领研究团队参与完成的中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价值评估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她依托前期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带领研究团队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大量野外调查与试验工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草原保护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充实了能量生态学和生态演替理论,对于揭示草原退化的一般规律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退化草原的治理与有效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个创新成果也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重要创新点项目之一。

推动民族文化信息化

在互联网上检索民族特色农产品,不仅可以单独使用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语言,还能在同一平台上同时使用多种语言进行信息检索,实现跨语言检索——这是大连民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张俊星这几年一直在做的课题: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网络交易展示平台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我们研究受限条件下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实现机制,研究并制定民族特色农产品数字化规范,构建宁夏、云南、广西、陕西等地区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信息数据库,以避免计算机翻译的不准确和人工翻译的大成本问题。”张俊星说。尤其是西北一些民族地区因受自然、语言交流等因素的制约,物流人流信息不畅,电子商务产业和物流业相对滞后,极大地制约了农产品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依托互联网、移动网、呼叫中心,研究应用云计算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视频数据化和大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集成创新,搭建农产品的多语言科技展示与交易平台,培育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张俊星说。

目前,虽然单独使用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俄罗斯语等民族语言进行信息检索的技术已经实现,但尚没有成熟的跨语言检索与录入工具和系统,无法实现在同一平台上同时使用多种语言进行信息检索并进行跨语言检索。

“这个我们能做,我们也有一些做这样课题的基础和经验。”张俊星说。

这种经验正是大连民大第一个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即由徐国凯教授主持、张俊星作为课题技术主持人的民族特需品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依托这个课题,张俊星团队对全国10大类500余种民族特需品进行了数字化挖掘与整理,构建了我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民族特需品多媒体数据库,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对特需品的功能、工艺、使用方法、濒危状况等进行了描述。

具有特色的云南民族刺绣,是怎样用在服饰上的、采取什么样的手工艺制作、有什么艺术价值?蒙古族赫赫有名的乐器马头琴,它的历史、制作技艺、演奏方法是什么,现在的传承状况如何,如果想购买马头琴,如何联系厂商?……这些问题,全部能在数据库中查到。

“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我们专门开设了一门民族特需品数字化课程,组织各族学生800余人,通过实地调查、网络及图书资料检索等多种途径,对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工艺、使用与需求以及数字化现状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这也是我们民族高校的优势。”张俊星介绍。

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本,申请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同时,“我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现状调研”还获得了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目前,课题组已分别在内蒙古和云南建立关于蒙古族茶壶、奶茶壶、民族特色刺绣、清真食品等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示范基地。

基地的建设为当地特需品的发展和推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基地建成当年,内蒙古赤峰市红霞民族用品厂从年销售额100万元增加到了200万元,内蒙古奈曼提神寿矿业有限公司从年销售额60万元增加到了190万元,云南省楚雄市树苴农业技术综合开发公司的年销售额同比上升了30%……

此外,大连民大还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开展了赫哲族文化遗产保护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在江西省抚州市,学校与抚州市民宗局、乐安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畲族语言数字保护及教育终端应用研究、金竹畲族乡集镇畲族特色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学校将开展经济规划、旅游规划、草牧业相关技术研究等;在广西德保县,学校开展了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等工作。

在辽宁省内,大连民大主动融入服务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振兴和大连“两先区”建设,与鞍山市合作共建了木本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丹东市共建辽宁满族医药食品研究院;与辽宁省民宗委共建了辽宁省民族宗教理论及文化应用研究基地、辽宁省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与大连市民委共建了大连市城市民族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基地等5个合作平台,积极服务辽宁省内各少数民族自治县;与大连市11个民族乡镇建立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府、校、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