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聚焦问题导向 着力打造有实效能长效的人才培养生态

从国家级项目到省市级项目,从教学名师到青年英才,从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培养……走进致新楼一楼大厅,几十块排列整齐有序的宣传展板上,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办学治院成果。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直聚焦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着力打造有实效、有长效的人才培养生态。


固基础,强特色,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课前每个机房走一走,主动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尤其是学期第一堂课,学生们一般比较懵,老师也格外重视,打好辅助,方便老师领学生进入状态。”“等级考试学生机第一次上Win10,咱们得组织人力多测几遍。”“兄弟学院需要机房支援,做好服务,主动问问需要什么技术支持,教学是头等大事。”……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全校考试,实验中心的老师们,总是把机房的事儿放在心上,即便是假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和考试前,也不敢放松警惕,而这早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计算机学院于2005年成立了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两校区共设置20个公共机房、配有1700余台电脑,每年承担学校1万余名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等课程教学服务。“面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基础教学是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老师们,承担了全校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服务保障工作,就是为了确保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根基。”实验中心主任于玉海介绍道。


实验中心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测试和四六级口语考试考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和“蓝桥杯”等学科竞赛院校赛的赛场。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各项专业赛事的赛前训练和不同课程的课后练习,两校区实验室机房面向所有学生开放至每晚9点钟。全面、扎实、细致的工作得到师生们的肯定,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教工党支部获评学校样板支部。


如果说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给每一个民大学生的大学学习固基础,那么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教育引导学生成为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拓疆者、时代发展的领跑者,成为学院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破题之思。2021年,学院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成立人工智能专业。


从首批招生的58人,到如今的185人,2年来,这个人数不多的专业展示出了超强的实力:主持承担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在“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20余项。


“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让我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作为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一批能够服务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适应产业新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工智能专门人才。新办专业的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但学生们的成长让我们每一位专业老师都坚定了信心。”人工智能专业主任代启国说。


重实践,注引导,深化人才培养环境



下午五点,刚刚结束课堂教学工作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爽匆匆赶往办公室,几位硕士研究生正在等她一起开晚上的组会。“11月是研二毕业论文开题、研三毕业论文中期答辩筹备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们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非常需要支持,所以即便工作再多也要挤出时间每周给学生们开组会,掌握进度、了解困难,并及时地给予建议和帮助。”刘爽说。而这也是学院23名硕士导师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


目前,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343人,是全校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使研究生培养有特色、见成效,学院采取导师组管理、导师负责的模式,创新性开展导师组会和导师组之间的观摩会同步交叉,纵向深化知识深度,横向拓展知识宽度。


学院探索以实验室为基础单位的矩阵化管理模式,引导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导师的学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探讨学科前沿进展。选拔优秀青年博士教师进驻研究生实验室,担任“小导师”,建立学术科研梯队,加强校企合作,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民大读研的时光令我终生难忘,学院从个人学习到导师组内部学习,再到整体导师组的互助讨论都做出了详细要求,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求学环境。工作室老师的细心贴心照顾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从发表学术论文,到主持研究生创新项目,再到参加学术会议,老师们带领我走进科研世界,我才能有今天继续在计算机领域深造的机会。”已经考取复旦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的2020级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刘佳说。


协调多方资源,打造学术科研共同体,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和充足学习资源,从顶层设计到举措落实,学院为深化人才培养环境不断努力着。


“老师您好,我是第一次参赛,想跟您咨询一些问题。”“老师您好,您在群里发的练习题目我有一些不是很明白,想请您再给解答一下。”……晚上九点多,计算机学院王巍老师还在QQ上逐一回复学生们的留言,解答每一个问题。2024年“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报名工作即将开始,王巍老师在各院系间宣传开展“蓝桥杯”比赛事宜,并在主讲的“工作室课题”课程上向学生们介绍比赛相关算法,在线为学生答疑解惑。


“蓝桥杯”比赛分软件类和电子类,计算机学院作为金石滩校区软件类比赛的组织单位,每年都会积极组织、广泛动员,成立指导教师团队,线上线下全程为学生们提供指导。今年,学院在“蓝桥杯”大赛中就夺得本科生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7项,省赛奖项82项;研究生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奖励共37项,是学院本硕一体化能力培养的丰硕成果。


“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积极鼓励本科生和硕士生参与各类专业赛事,在比赛中学习,提升综合能力。为了学生们更有信心,我们老师课上课下给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敢比敢拼,不断进步。”王巍说。


注重实践,强化引导,在学院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学生们不断收获、不断成长,也才有能力有底气去更高平台深造学习、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抓主线,树品牌,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当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汉代的青铜器、唐代的文书、辽代的三彩器、西夏的宿卫牌、金代的铜镜、元代的纸币依次在面前展开,惊叹声、讨论声轻轻传开。细听讲解、拍照记录、亲身体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厅,计算机学院师生代表聆听党的革命历史故事和民族工作故事,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开展了一场生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形式,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深入。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的主题班会、寝室文化节、“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等系列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学生教育管理各环节。依托学院党校培训、团学骨干大会、主题班会等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建设好“道中华”品牌,引领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践行使命担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院荣获2022年大连民族大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职业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持久良好发展的“软实力”,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理想的发展机会,还要扎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等“硬实力”。


咨询岗位信息、递交个人简历、了解薪资待遇……11月10日,学院举办的2024届毕业生双选会在致新楼一楼大厅举行,20家企业带着用人需求前来招聘。为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应届毕业生找到适合的岗位,学院领导班子带头,系主任、毕业班班导师、研究生班导师主动对接,与校企双方建立了深入、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不仅为应届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还为下一届毕业生争取实习岗位,让学生们了解职业市场,提前规划职业发展。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学院创设了不同的教育活动内容,从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到专业学习引导,从专业技能提升到考研考公就业指导,从心理健康教育到文明礼仪检查,学生大学四年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学院和老师们的坚定支持。学院连续18年开展E网竞技创新月品牌活动,设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web竞赛、IT知识挑战赛、代码改错赛、代码编程接力赛、计算机专业知识系列讲座等特色项目,激发学生们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强化计算机思维,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用一项项荣誉和成绩证明着自己的进步和努力,证明着学院着力打造的人才培养生态有实效、有长效。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这个文档是由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有些文字受了污染,这是典型的复杂文档版面分析。”在学院教师郭海科研组,郭海把新收到的一份文档发给师生。


郭海所说的文档,其实是古籍里的一页,处理古籍噪音污染是课题组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华古籍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千百年来,受火灾、水灾、虫蛀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些古籍文献面临着无数的威胁。


纸寿千年,一直以来,不同学科的学者们都期待着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受损古籍完善,期待着古籍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计算机学院有着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他们作为懂技术的人被给予了厚望,学院教师不断攻克技术难题,通过版面分析、文档切分、灰度变换等文字识别预处理技术,使模糊的文字清晰起来。依托文字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智能技术,助力中华典籍数字化整理。使一些传世稀少的刊本、钞本和孤本通过影印、点校、数字化等形式,得以露出真面目,使中华文脉得以传承。


薄薄的纸页,厚厚的情怀。从2001年研究古籍保护以来,郭海团队获批过纳西图形文识别、傣文识别研究等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一般人文社科项目。2021年,他主持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档图像智能识别与文献数字化保护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这也是我校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档图像智能识别与文献数字化保护研究”主要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存在缺页、噪声污染大和版面复杂、语种文种多等特点,提出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智能识别和数字化保护。项目从少数民族古籍的文档分类、少数民族古籍预处理、少数民族古籍版面分析以及少数民族古籍单字识别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努力实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识别及文献数字化保护,为抢救濒危文献贡献力量。


“我们根据学术兴趣和学术积累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希望利用科技手段深入挖掘古籍中的历史文化时代价值,激活中华古籍在新时代的传播力和生命力。”郭海说。


古籍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在计算机学院,除了教师们坚守一线,还有很多本科生、研究生投入到古籍保护、民族文化数字化的工作中来,他们发挥数字化技术的长处,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研究,努力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学院党委将继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在民大,成功在计算机’为学风建设目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团结带领学院全体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走进全体学生内心世界,争做新时代‘大先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云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