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特别策划•立德树人】倪琪:做民族建筑事业的推动者

编者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大连民大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的征程上,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优秀教师典型,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渊博学识、师德高尚,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断适应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教学新要求,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贡献。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各媒体平台推出【特别策划·立德树人】专栏,深度展示这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优秀教师的风采。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携手同行,共同创造学校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讲台之外,厚植家国情怀,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把从事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的生动实践。我校建筑学院院长倪琪,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把自己的学术生涯和祖国紧紧相连,为中国民族建筑事业贡献力量。

像绣花一样经营课程

建筑青年的培养如何树立为人民生活需求所想的观念是倪琪作为建筑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理想,这种理想基于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在设计课题的展开前,“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村落”是必讲的内容之一,在倪琪的课程中讲授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内容,而是要努力地使学生在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养成民族的自豪与自尊。在课堂上,学生们围坐在摆有各种各样建筑模型的工作台前,聆听着教师倪琪对于中国传统村落的分析与讲解,课堂看起来并不活跃,师生的互动也不多,但同学们却表现出了高度的专注力。

这是该课程的理论讲授模块,课前,学生就已经展开了课程布置的相应任务。在假期时,他们结合自己家乡或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寨),进行了实地的走访、考察和调研。并通过资料收集与文献查阅,先修课程及前序单元的学习,形成对传统村落的基础知识和感性认知。通过观察和梳理传统村落中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各种问题,推动自己的思考。

所以,在这样的专业课程设计的课堂上,倪琪不是需要花太多心思让课堂有趣,而是集中精力用“梳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答学生们的诸多疑问,把抽象的“知识”融汇于设计实务与应用。

“学生经过了前期的调研,对传统村落及民居有了初步了解,但学生对民居特征、民居形态的认识并不系统,并不明确民居形态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文化因素。”倪琪介绍,在教学设计里,教师就需要在理论模块的教学内容中,结合学生之前调研的体验式学习,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展开探究式的小组讨论。再根据探讨的结论,“进行启发式讲授,教师进行归纳、提升与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专业的系统性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将再次走出去,“寻找民居原型——寻求文化可见”。结合前期学生分小组确定专项的现地调研实习,倪琪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与人、社会文化、人居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以社会形态和建筑形态为切入点展开实地的调研,强化学生对民族地区建筑传承与建筑发展的理解和重视。

“建筑学专业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学生多元化的对社会角色的理解和交流能力是专业教学的组成部分。辅导交流环节,如进行设计师、开发商、规划管理部门等角色的体验,确定后续需要进行的工作环节,可以明确原则,制定导则。”倪琪介绍。

通过这样的环环相扣,课程立马变得高效起来。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能力,民族高校“贴近生活,关注现实需求”的特色设计理念更加凸显,建立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职业奉献社会的自信心。

站在讲台上的这些年,倪琪像绣花一样,经营好每一门课程,不断提升教学手段、打磨教学细节。2020年,他主讲的建筑设计3(类型建筑设计+群体空间设计)获得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倪琪热爱教学事业,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近5年,先后承担了建筑设计1(单项设计+组合设计)、建筑设计2(小型空间设计)、建筑设计3(类型建筑设计+群体空间设计)、建筑设计4(类型建 筑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建筑设计5(综合技术设计),测绘实习,施工图及建筑实践实习等专业必修课以及建筑表现、民族建筑形式构成原理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他还完成了以《大连民族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代表的民族建筑教育教改论文11篇。主持和参与以省级教改项目《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建设需求创建民族建筑教育培养模式》《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建设》为代表的教改项目10余项。获得了大连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辽宁省金奖的优秀指导教师等教学和教学指导奖项5项。

把课堂搬进传统村落

“现在村里旅游业发展起来,一部分年轻人回村搞养殖、餐饮。村里游客最多时的一天达5000人。房子金贵了,以前5万元能买到的房子,如今30万元都不卖。 如果没有大连民族大学师生的维护,很多老房子可能就倒塌了。如今,民族建筑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共赢。”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乡大通村村支书廖国华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多年来,倪琪一直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建筑、传承建筑文化。大通村就是在他这种理念的坚持下,从一个边远山村,通过传统民族的改造,迎来了旅游业,并靠着几所高校的“实习经济”,带动了村里的餐饮、民宿经济以及农副产品销售。全村有293户1123人,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4680元增加到1.1万元。

然而,在这场民族传统建筑的拯救上,收益的不仅仅是村民们。建筑学院的学生们也在这开放的课堂上,受到了别样的触动。同学们看着本要废弃的房子,经过他们的努力,焕然一新,村民也因此打开了旅游致富门。他们相信了专业的力量,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建筑172班范涓汶,和她所有的同学一样参与过村寨测绘。当站在这传统的建筑前,她终于明白了倪琪一直说的“做人民的建筑师”的真正含义。在地处民族地区的老家村子里,她发现有的房子在改造时破坏了原始的村容村貌,这让她有些痛心。她想毕业后到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建筑改造提供专业指导。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学院学生像范涓汶一样,有毕业后要回到民族地区,为自己家乡的民族建筑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倪琪一直致力于“培养人民的建筑师”,因为专业的特殊性,除了课堂,开门办学尤为重要。“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必须结合办学目标和宗旨,民居是民生生活最直接的问题,不知道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实态,作为建筑师是孤立的,更谈不上传承与保护,建筑师应该与人民在一起。对于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理解绝不是在课堂的知识灌输,只有通过体验和实践学习才能获得。”倪琪说。

在我国辽阔的疆域里,那些隐匿在群山之中、牵绊于沟沟坎坎的地方,却隐藏着无数的文化宝藏。倪琪连续30多年持续开展乡村调查,对以代表中华文化影响下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村落,特别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乡村开展调查与研究,他带着学院师生,30几年来足迹遍及全国300多个少数民族村落(寨),先后对150余处完成典型村落(寨)开展现地数据信息采集和数据整理。

倪琪积极参与到中国农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中,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聚焦传统村落保护与传统农村村落商业化如何并存、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等问题,围绕传统古村落默默地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了大量关于传统村落研究成果的论文、学术专著、研究报告,为各级政府提供规划文本,数据依据,为中国民族建筑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 李素梅 大图设计 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