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孙建刚科研团队:做服务民族地区的践行者

“赫图阿拉城、大湾苗寨、城子村,我们在多个地方开展文物、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提起在民族地区的科研经历,孙建刚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带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到民族地区,就是要竭尽所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点实事儿。”孙建刚说。

多年来,从黑龙江、辽宁到贵州、云南,孙建刚及其团队将科研成果逐步应用于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在乡村建筑防灾减震、数字化防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数字化保护有助于保护特色建筑

在2019数博会铜仁分会场展示馆固定展区的第一个板块“大数据+乡村振兴”展区,我校派驻武陵山片区民族建筑数字化保护项目团队所开发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数字化保护平台参与了展示,项目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认为团队开展的项目对民族建筑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项目带头人,孙建刚介绍说:“我们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民族特色村镇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再生、展示和推广。突出保护少数民族村寨风貌、风俗和风物,保持少数民族村寨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留住文化的根、守住民族的魂。”

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建筑历史保护研究,组建数字化保护团队,多次前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中,形成完善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理论,为少数民族建筑及文化的电子存档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对促进少数民族村寨规划、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少数民族村寨建设不仅表现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还展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体现了国家、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在重视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工作得到越来高的重视。孙建刚带领团队也一直走在民族特色建筑调研工作的一线。数字化保护团队由博士4人、硕士5人及在读博士硕士18人构成。团队成员多次赴贵州铜仁、辽宁新宾、云南泸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从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民俗等全面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信息数据,运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全景VR摄影、虚拟现实、数据库等技术完成民族特色村寨大数据;目前已完成数字化保护成果有:辽宁省宗教建筑数字化保护,铜仁德江县扶阳古城数字化保护,潮砥镇旧址旅游策划,傩戏面具数据库制作,铜仁松桃大湾苗寨数字化保护与互联网文化展示,铜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数字化保护大数据中心建设等。

“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态。”孙建刚这样介绍着调研过的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湾苗寨里的特色建筑——苗族吊脚楼。提到少数民族特色建筑,他总是如数家珍。

每一处民族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貌,尤其是百年老寨。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珍贵的建筑面临着自然风化和人为迁移、破损等问题。长此以往,如果没有可参考的数据,未来在修护这些建筑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面对古老村寨的留存、保护问题,孙建刚采用数字化手段,将物理空间的建筑通过数据方式加以记录,这样能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建筑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从而为建筑在尺寸、色彩等方面的修复提供可靠依据。“数字化保护技术的成熟,对古老建筑的保存和修复十分重要。”孙建刚说。

防灾减震研究助力平安建设

提起在民族地区调研的经历,孙建刚经常讲的就是在雅安的故事。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庐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周,作为国家科考队第六队的成员,孙建刚和团队成员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奔赴灾区第一线,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村寨震害调研工作。“我们漫山遍野地跑,在各个村寨调研,很多时候一跑就是几百公里。”孙建刚说。

倒塌的房屋和随时可能倾泻的泥石流威胁着科研人员的安全。然而,以防震减灾为研究方向的科考人员却要抓紧时间,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多记录、全面掌握数据资料,为灾后重建和房屋防震保存下可靠数据,这是在和时间赛跑。

“当你真的处在震害这个大环境下,是无暇顾及危险的。当我看到余震和山体滑坡时并没有感觉到危险,因为无畏才无危。”孙建刚回忆道。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孙建刚从事的立式储罐地震反应控制研究,如今已日趋完善,所形成的减隔震理论和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所谓储罐,是油田、石油化工及相关企业应用最多且最广泛的储液容器,也是能源利用、再生产和供给的重要措施。因为储罐多为存储易燃、易爆介质,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往往会引起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严重的次生灾害,带来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正是储罐地震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储罐的抗震问题备受关注。

孙建刚及其团队所研究的减隔震技术,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将地震的高频能量隔离掉,让上方的响度减小,在储罐及其下方基础面之间形成隔震层。隔震层能够产生大的位移和变形反应,从而将地震能量耗散掉。这对储罐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无疑是重要且有益的。

孙建刚及其团队计划把减隔震技术应用到农村建筑中,力争做到建筑投资低、抗震效果好。在孙建刚看来,这才是把科学研究的成果一步步地落在了实处。

为民族教育培养高水平人才

“民族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走出自己的道路,才能让学生受益,从而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孙建刚坚定地说。

担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期间,孙建刚特别重视学风建设,每年都会组织举办诗词大会、围炉夜话等活动,让学生们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品味古代先贤的崇高道德风范,形成学生们自己的学术文化内涵。

专业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基础。为培养少数民族工科人才,孙建刚带领团队组建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大型结构实验室,成立了导师工作室,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了辽宁省石油与天然气构筑物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和大连市油气田储备库灾害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使其具备了解决能源领域大型构筑物防震减灾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能力;创建了国家民委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重点学科,成立了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民族地区民族建筑防震减灾及数字化防护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团队,为民族教育培育高水平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孙建刚一直承担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以及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他在教育理念上主张应用是根、创新是魂、理论适度、应用为主。他将参数数据摆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到真技能,而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虽然已经从教学一线退了下来,但孙建刚表示,自己服务民族地区的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在服务民族之路上谱写新篇章。

(信息来源 袁宇波 杜兴呈 责任编辑 李舒婷 版式设计 杨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