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走转改”小分队报道】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我校“巴林右旗博物馆及荟福寺数字化保护项目”工作侧记

辽代绿岫鸡冠壶、辽白釉牡丹花长颈瓶、清代狮纽方形铜印……轻点按钮,这些珍贵的文物全都跃然屏上。高清放大下,精湛的工艺与独特的质感细腻可见。这是巴林右旗博物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文物展示的方式,通过微信和网络与观众分享的馆内一批馆藏珍贵文物,观众可随时高清放大观摩线下参观中看不到的细节。


巴林右旗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馆藏文物5822件(套),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游人专程来馆参观、调研、考察。2023年,巴林右旗文旅局提出了“巴林右旗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需求,学校积极响应,派出了土木工程学院孙建刚团队开展巴林右旗数字化保护平台建设。



对于数字化保护平台建设,团队有着丰富经验。他们曾在贵州、四川、辽宁等多地开展过相关项目。但每个项目的地点不同、文物不同,具体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巴林右旗的数字化保护项目,团队老师和研究生多次前往巴林右旗进行调研与信息采集。


文物的数字化采集,远不是拍张照片这么简单。面对着珍贵、易碎的博物馆文物,团队成员小心翼翼,确保从文物数字采集到文物数字展示的规范化,对设备的精度、数据处理方法等进行严格控制,保障文物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我们在采集文物信息时,博物馆有专人负责,采集一件拿一件,我们要一次性尽可能地把所有信息全部获取下来。在信息采集时,一套技术或设备解决不了所有问题,需要针对不同情况,使用针对性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孙建刚介绍。



文物数字化工作,具有科技与艺术、科技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特性,并不只是单一的技术集成。团队对每一件作品进行了文字介绍,让文物以数字虚拟的方式永远储存于中华文明的基因库里。观众通过手机微信识别二维码不仅可以720度欣赏清晰、逼真的精美文物,同时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介绍了解文物信息。实现了与web融合,集文字阐述、二维、三维可视化、全景VR传承与推介的巴林右旗虚拟博物馆数字化平台。


团队还对巴林右旗的荟福寺进行了数字化信息采集,不同于博物馆里的文物,荟福寺的采集工作要更复杂一些,不仅要高保真记录荟福寺的信息,还要获取精准的空间结构信息。团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摄影测量技术等多项技术,进行了荟福寺的数字挖掘和调研。实现了荟福寺的数字空间分析,即建筑单体逆向设计,动态折分,“爆炸”、剖切及建筑数字可视化建造认知。


50DE5


如今,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沉浸式体验巴林右旗博物馆和荟福寺等建筑。前几天,孙建刚带领着团队再次前往巴林右旗,对博物馆展馆内的展板信息进行线上的实时更新,还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完成博物馆服务器搭建,实现馆内文物公网浏览。


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学校党委把落实定点帮扶工作当成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按照保持工作连续性、突出工作创造性、研究工作可持续性的工作思路,强化谋划部署落实,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学校领导主动担责,靠前指挥,多次带队赴帮扶地区考察调研。学校相关教授专家主动融入,党员干部密切配合,举全校之力,以务实之措,扎实稳妥有序推进定点帮扶巴林右旗各项工作落地落实。